網頁

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

方興未艾與回顧&挑戰: セラピスト/therapist 心理諮商師讀後感(4)

這本書提及的沙遊案例中,有一位是喪失視覺的女士,
她雖然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完全喪失視覺,
但這段逐漸失去機能的日子並沒有那麼好過...
完全失明後她心裡似乎也有了不安定的狀況,
於是經過介紹,透過木村晴子女士的協助,以沙遊去探索自己的心
之後走上藝術家的道路



這段視覺障礙者和晤談者的經驗,讓我不禁想到:
對於一些後天成為的障礙者來說,處於初期狀態適應和找尋自己的時候,
恐怕還是有心理治療可以幫助的點,
目前就我所知,更多的情況是病友或類似狀況者組織的團體協助居多
(可參考 甘仲維的故事 -他的情況是急性青光眼;
而本書這位女士失明原因是視網膜色素病變)

這位女士的沙遊治療過程,也讓我們想到自我創造與找尋的具象化-
相對於使用言語的治療,一些動手做的心理治療方式的確有以操作成品,
讓帶領者和製作者得到其他效果的用意

當初河合隼雄選擇要把沙遊引進日本的時候,他的考慮不只我的推測,
還有民族和文化個性的問題-日本人某方面是曖昧而不用文字,
所以沙遊或許會適合日本人
也因為有人願意推廣(包含後來過世的木村晴子等諸多治療師),
所以才在日本推行起來。

有個常有的問題:有些組織在中心或創始人物過世之後,
情況會有所改變--已故沙遊治療日本大師河合隼雄的兒子河合俊雄,
雖然也從事心理治療,但現在日本箱庭療法學會即使還在運作,也未必就有影響力
時代和組織會更迭啊!

前文我有提到在不同時代下,精神疾病的轉變-有舉一些例子,
我就交代一下其他變化:
美國是共依存症(無法獨立)-邊緣性人格(兩種情況稍有不同);
日本的學生有可能拒學或人群恐懼症,
網路世代的小孩的困擾是霸凌引起的其他狀態、
或者是繭居族(附帶一提,尼特族有經濟和社會上的成因,我不列入)
怎麼看都覺得有案例,但案主數量不一定,是多重人格(解離性人格狀態)-
好不容易韓劇也拍了類似題材

然後是以前分成情緒障礙,後來改稱為發展障礙的小孩,
好比說ASD (自閉症群/光譜,包含亞斯伯格症)/ADHD-ADD過動組,
他們能不能用沙遊療法? --還是可以,本書也有另外一個案例;
不過這些人真的沒有主體性嗎? 我抱持懷疑態度。

或許本書訪談者不太清楚自閉症群者的狀態,
但因為種種因素,我比較清楚ASD的狀況:
自閉症者是以自己能控制的世界為主體,對他者比較少認識,
家人是她們不會排除的對象-除非家長有一方比較死硬不接受小孩狀況,
如果她們有機會接受各種協助,協助者們也會變成對她們有幫助的人,
然後有機會交朋友的話,他們也會珍惜。

河合俊雄的觀察:
「自從日本有了心理療法後,觀察到目前為止的趨勢,
大約每十年為一個循環,(人的)心理症狀就會出現變化」這是個事實。

不過也因為社會發展改變太快,需要心理治療的人可不在少數
有些人的職場環境會讓人覺得不愉快,也有小朋友受不了網路或現實霸凌,
還有家長跟小孩的關係之間真的出了很大的問題,其實更需要家庭治療等等情況,
固然心理師的需求量比想像中大很多,但無論是心理治療/物理治療/職能治療
這三種治療師都一樣,接受訓練的人分三組-有些人是天生的治療師,有些人還能努力,
但也有人知道努力未必有結果卻不放棄

沒有留言: